1950年12月31日,三八线的战场上,一片沉寂,仿佛美韩军队已经决定暂时休战,准备过新年。然而,正当外界以为战斗暂时停歇时,下午三点钟,临津江上骤然响起了震天的炮火,数万志愿军士兵突然从零下30度的冰天雪地中如猛虎出笼般配资321,向敌军发起了强烈的进攻,拉开了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的序幕。这一战,气势浩大,迅猛如潮,整个战场被战火与硝烟弥漫,战局瞬间紧张。
在这场战役中,位于左翼的42军肩负了重要任务。彭总要求他们在突破敌军的第一道防线后,迅速歼灭韩军第2师的17团,接着在青溪山一带展开攻势,切断敌军的退路,并在济宁里方向进行穿插,联合其他部队一起围歼敌人。作为第一批入朝参战的六个军之一,38军、39军、40军无疑是主力军,彭总对这些部队寄予厚望,因此对他们的要求非常高。与此同时,42军、50军和66军则承担了辅助性任务,主要以锻炼队伍和积累经验为主,实战训练成为了他们的重点目标。42军虽然前两次战役表现平平,既没有出色的战绩,也没有严重的失误,但其军长吴瑞林深感责任重大,决心在第三次战役中打出精彩表现。
然而,在这片陌生的战场上,情况远比预想的要复杂。42军的战前准备虽然详尽,但战斗一打响,依然遇到了不少困难。126师的进攻相对顺利,成功占领了峨洋岩,但125师的表现却有些失误,374团由于走错了路线,结果一直走到了悬崖边,未能按时占领道城岘。而373团接上去后,仍未能突破敌军防线。回顾整个战斗过程,当地的地形复杂,敌军的火力也异常密集,进攻难度可想而知。
展开剩余79%根据42军的初步计划,125师和126师将集中力量歼灭韩军17团,而124师则负责负责截断敌军的退路,阻止敌军增援。穿插任务是整个作战计划中最为艰难和危险的环节,需要作战作风最为坚韧的老部队来承担。正因如此,吴瑞林才决定将这一艰巨的任务交给124师。然而,由于125师未能及时占领道城岘,战斗进程被拖延,吴瑞林只得决定提前让124师投入战斗。
一个星期前,124师代师长苏克之接到了这一命令。吴军长明确指示,待125师占领道城岘后,124师应迅速展开迂回,穿插至济宁里,切断敌军的退路,并准备阻止增援部队的到来。敌军的防线密不透风,这一地区的地形也极为险峻,悬崖峭壁和羊肠小道使得穿插变得异常困难。此外,124师此前在战斗中的损失已经超过了20%,兵力和弹药没有得到及时补充,这使得任务愈加艰难。
苏克之是一位老兵,早在1938年就加入了八路军,经过多次战斗洗礼。解放战争时期,他担任辽南独立师的团长,并在5纵13师中担任参谋长,经验丰富。赴朝参战后,他被任命为124师代师长,继续指挥战斗。在此前的第二次战役中,苏克之曾与另一位师长发生过分歧。当时,125师和126师未能及时赶到预定地点,苏克之坚持认为124师应独立进行穿插作战,并主动阻击敌军。然而,另一位师长认为单靠124师难以完成任务,建议等待其他部队支援。由于意见不合,战斗时间被拖延,导致42军未能在第二次战役中取得更大的胜利。从这件事可以看出,苏克之不仅是个敢打硬仗的指挥员,还具备极强的执行力和战术直觉。
为了弥补人员不足,42军从炮兵和勤务兵中抽调了400多人来加强124师。由于穿插战斗必须轻装上阵,124师全体仅携带轻武器,唯一的重火力就是82毫米迫击炮,而山炮和步兵炮均未参与战斗。志愿军的装备虽然没有换装苏式武器,但全师在战前做了周密的准备,按照弹药口径进行调整,尽量减少后勤负担。每名战士带上了1.5倍的弹药和5天的干粮,同时为了应对严寒,他们将棉被和毯子打包,亲手制作了手套和棉袜,还备好了草鞋、草绳和草袋,以防行进过程中滑倒。
124师正式投入战斗时,125师仍在道城岘受挫,进攻未能如期完成。这一带地形险要,敌军阵地坚固,同时还得到了美军榴弹炮的支援,正面进攻几乎不可能成功。好在124师提前做好了侦察,利用地形优势从敌军背后发起突袭,突破敌军防线。战斗小组紧密协作,成功摧毁多个火力点,使敌军腹背受敌,迅速溃败。
突破口打开后,124师立即向济宁里进军。这次穿插作战与38军113师在三所里的穿插战斗有许多相似之处,124师毫不畏惧敌机的轰炸,敢于在白天行军,并且一路上与韩军激烈交战,击溃了多支敌军。
尽管这一路充满了敌军重兵防守,但志愿军选择的路径恰好是敌军防线的薄弱环节。加之高山和茂密的森林,白雪覆盖,形成了天然的掩护和伪装。虽然途中频繁遭遇敌军,但志愿军凭借近战优势,与敌人纠缠在一起,敌军难以分辨出真假敌人,进而失去了有效的反击能力。
在这一过程中,372团的一支连队成功拦截了一辆敌军卡车,缴获了十多名韩军通信兵。经过进一步追击,他们在一个村子里发现了五辆敌军汽车,敌军混乱不堪,经过短短十分钟的战斗,彻底消灭了敌人,俘获了50名敌兵。最终,第372团的第二营率先抵达济宁里,发现敌军数百人正在准备撤退。全营集中火力,用8门迫击炮和4挺重机枪进行猛烈轰击,半小时内击溃了敌军,俘虏了30余人,成功攻占了济宁里。
经过八小时的激烈战斗,124师成功攻占了济宁里,切断了韩军两个师的退路,极大地削弱了敌人的战斗力。随即,124师与66军联合行动,共同打击敌军的三个团和两个炮兵营,歼敌超过2700人,而志愿军的伤亡仅为170人,取得了惊人的战果。此次穿插作战,堪称志愿军在极寒天气中的一次典型战例,展示了极高的战术水平和超凡的执行力。
这场胜利不仅仅是战术的成功,更是志愿军英勇不屈、团结协作精神的象征,为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经典战役增添了辉煌的一页。
发布于:天津市汇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